作为一生为民的革命领袖,邓小平少小离家,南征北战,四处忙碌,他与他的千千万万战友们,是与整个世纪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一代人,是书写历史的一代人,更是将毕生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人。
漂泊的心总有归处,无论何年何月,身处何处何地,邓小平总是牵挂着自己的亲人们。尤其是作为一位平凡的父亲,他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儿女,女儿邓榕回忆:“他一生中除了为孩子以外,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多信。”
而作为伟人后代,邓小平的5个子女命运各有不同。
图|邓小平与家人邓小平的婚姻
邓小平一生经历3次婚姻,育有两子三女。
他的第一位妻子是张锡媛,张锡媛与邓小平早年都踏上革命道路。1927年,作为共产党员的张锡媛先被分配到武汉的党中央机关工作,当时邓小平也在上海。同年底,党中央从武汉迁往上海,邓小平、张锡媛都同船而行。
展开剩余92%到上海后,邓小平就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张锡媛就在邓小平领导的秘书处工作,二人相知相爱。1928年,在艰苦的革命环境中,邓小平张锡媛结婚,夫妻俩一同在上海并肩作战,从事秘密工作。
1929年,张锡媛身怀有孕,住在上海的宝隆医院。而邓小平则于1929年的夏天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出发前往广西,领导当地的革命斗争,等第二年初他才回到上海。邓小平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看望分别半年之久的妻子张锡媛,夫妻俩在医院热切盼望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结果在生产的过程中,张锡媛出现难产,病情危急,尽管邓小平日夜守候,都没能留住妻子,张锡媛去世了。而她艰难生下的孩子先被安置在张锡媛妹妹张晓梅家中,几日后因身体太多虚弱也不幸夭折。
这是邓小平的第一个孩子,可是却只拥有如此短暂的生命。面对妻儿离世的巨大不幸,邓小平心中承受着难言的痛楚,那是邓小平无比难忘的一个冬天。
广西军情紧急,邓小平不得不强忍悲痛,甚至没能来得及掩埋妻儿就离开上海南下,直奔广西领导武装斗争。他拜托战友帮忙处理张锡媛的后事。
图|张锡媛
1931年,邓小平与李明瑞转战到江西崇义后,先前往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随后出发前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与他一同前往中央苏区的,还有时任上海纺织业工会中央党团书记、上海工会联合行动委员会领导人的金维映。
邓小平与金维映一路同行,二人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于是邓小平与金维映结为夫妻。
只是他们携手同行的日子太多,前后不到两年,1933年邓小平在与金维映的离婚报告上签字,结束了与金维映的婚姻关系,二人并未育有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金维映后来与中共领导人李维汉结为伴侣,育有一个儿子李铁映。在1941年的苏德战争中,正好在苏联治疗伤病的金维映不幸牺牲。
与金维映分开后的那几年,革命正处在很关键的时刻,邓小平先后随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长年在前线抗击日寇,更无暇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图|金维映
1939年,因为要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暂时离开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返回革命圣地延安,也难得能休整一段时间。作为单身汉的邓小平回到延安后,与早在中央苏区就认识的老战友邓发住在同一个窑洞。
邓发看邓小平孤身一人,满怀热情地操心起他的终身大事来,决心要给他寻一位革命伴侣,最后找到了23岁的云南姑娘浦琼英。
浦琼英来自云南省宣威县,自幼深受教育,先后在昆明女中、北平第一女子中学、北京大学读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浦琼英和许多进步青年一同奔向延安,参加革命工作,为掩护身份,浦琼英为自己改名“卓琳”。
在邓发的牵线搭桥下,卓琳与邓小平相识,二人都对彼此的印象很好,1939年9月,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杨家岭毛主席住的窑洞前举行。毛主席、刘少奇、张闻天等领导人都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卓琳也成为邓小平最后一位妻子,与丈夫风雨相伴几十年。
婚礼结束没几天,邓小平就要离开延安,新婚妻子卓琳跟随丈夫,奔赴太行山,在抗日前线共度几年的艰苦岁月,而他们的孩子也在动荡不安的炮火年代里成长。
图|邓小平与卓琳邓小平与卓琳的5个子女
结婚两年后,1941年,卓琳在太行山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取名邓林。四十年代初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卓绝的时候,邓林的出生给战士们苦涩的生活带来许多美好与温馨的感受。
但邓林出生时,正逢百团大战,战事正酣,父亲邓小平忙于作战,母亲卓琳也不得不跟随部队,紧急转移,只好将年幼的邓林寄养在附近的一个铁匠家中。直到邓林两岁时,卓琳才来接她。
为保护奋战在前线的战士的儿女,毛主席下令在延安成立托儿所:“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一定要把他们养育好。”托儿所受到许多洛杉矶华侨、以及国际友人的帮助,因此将这所学校命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两岁的邓林被送到延安洛杉矶托儿所,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邓林这才回到父母的身边,而此时她也有了弟弟邓朴方、妹妹邓楠。
图|邓小平、卓琳、邓林、邓朴方
长子邓朴方是1944年出生的,原本邓小平也想给他起名为“太行”,以纪念在太行山战斗的岁月,但刘伯承的儿子已经叫“刘太行”了,邓小平迟迟没有给儿子起名,就管他叫小名胖胖,后来还是刘伯承亲自为他起名邓朴方,意为朴素方正。
邓朴方出生后,卓琳身体也不好,不便抚养孩子,就将儿子送到他出生的太行山辽县的麻田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中暂时抚养。
邓楠也是在太行山出生的,她出生在1945年的上党战役之后,邓楠出生时,邓朴方只有一岁,看见稚嫩的妹妹,邓朴方连声叫“喃喃,喃喃”,因此也有了邓楠这个名字,邓楠出生后,也是被送到附近一个农民家抚养。
太行山,对邓小平一家人有着非凡的意义,邓小平与卓琳的三个孩子都是在这片土地出生。后来邓榕在书中写道:
“我的哥哥姐姐都是太行山人,从小我就常常听父亲母亲讲太行山,讲太行山的山,讲太行山的水,讲太行山的老乡,讲太行山的那一段艰苦卓绝的生活。”
图|邓小平怀抱邓朴方
邓林、邓朴方、邓楠都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出生,也是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童年里鲜少过上太平日子,就连父母也常常无法陪伴身旁,抗日战争结束后,邓小平就紧接着投入到解放战争去,卓琳除了工作外,也忙着照顾这三个年幼的孩子。
邓小平指挥部队打到哪儿,一家人就跟着到哪儿去,每天都过着动荡的军旅生活。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1月,刘邓大军解放重庆,邓小平与卓琳这才带着孩子过上安稳的生活。
卓琳在重庆筹建了一所人民小学,她自己担任校长,邓林、邓朴方这些孩子就进入这所小学读书。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邓榕出生了,哥哥姐姐们常打趣邓榕:“我们参加过抗日战争,资历最差的也参加过解放战争。”1951年,邓小平与卓琳的第五个孩子邓质方出生,儿女双全,也算圆满。
一家人在重庆这才过上完整的、和谐的生活,虽然邓小平、卓琳还是那样地忙碌,但已经比以前分离的日子好多了。1952年,邓小平奉命调到中央工作,妻儿也跟着他前往北京,孩子们也在和平年代渐渐成长起来。
图|邓林与父母
邓林从小就喜欢画画,1952年跟随父母到北京后,她先后进入八一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等学校学习,尤其是在花鸟画领域,邓林深有造诣。
1973年邓小平与卓琳返回北京,邓林与父母团聚,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邓林举办了许多画展,她的画作已经名扬中外,而且邓林喜爱摄影,每次全家人出游,摄影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由邓林负责。
图|邓小平与家人
比起姐姐邓林,邓朴方的人生是更加充满磨难与挑战的,他的胸部以下失去知觉,造成高位截瘫,1980年,邓朴方前往国外治疗,经过艰难的康复治疗,他终于坐了起来。
虽然身有残疾,但邓朴方并未自暴自弃,在国外治疗的日子,让他想起了我们国家许许多多的残疾人,他决心要筹建我国的康复研究中心,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和他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
邓朴方花费了几年的心血,筹建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残疾人事业开启了做出卓越贡献。此后,邓朴方奔走于残疾人事业上,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主席等职务,他关爱帮助残疾人,更为残疾人运动会付出良多。
同为残疾人的张海迪夸赞他:“邓朴方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忍受如此大的痛苦,还能够放下自己的痛苦,为更多的残疾人筹划一件件大事,让她钦佩。”
邓小平虽然很少与邓朴方提及关于残疾的事,他的关心总是在无声处,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说:“如果将来买房子的话,我要给我大儿子买一套。”他对于孩子的爱是伟大且深沉的,好在邓朴方依靠自己的力量,闯出了一番事业,并为我们国家做出了一番贡献。
或许,这便是父亲一生为民的精神的最好继承吧。
图|左起:卓琳、邓质方、邓小平、邓榕
邓楠则是长期奔走在科技前沿,邓小平被调到北京时,邓楠只有7岁,她学习成绩很不错,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毕业后她先后在陕西省汉中地区电机制造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实习学习。
长大后的邓楠在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协任职,为我国科技事业鞠躬尽瘁,她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只是秉持低调的原则,默默做事情。
三女儿邓榕,小名叫毛毛,也是邓小平最小的女儿,深受邓小平的疼爱,她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在邓小平晚年生活中,邓榕经常陪伴在父亲身旁,不仅记录着父亲的生活,也能够随时照料父亲的身体。
如今,邓榕撰写的《伟人之初领袖篇:邓小平》、《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书籍都深受读者的喜爱,她从女儿的视角,再现当年的战斗岁月,也让后人再次感受到领袖邓小平的昔日风采。
在书中,邓榕写道:
“我要写的父亲,因为我常常在父亲的身边,我认为我了解他。我要写我的父亲,因为我崇敬他......我以我的全心,爱我的父亲,我想写我的父亲,想了很多年了。”
邓质方,是兄弟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他的童年也没有像哥哥姐姐那样经历炮火的洗礼,长大后的邓质方投身于我国物理科学事业,为国家建设尽心尽力。
图|邓小平与家人
在邓小平几十年的日理万机的岁月中,他总是牵挂着家中的妻儿,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他与孩子们分离,思念四散在各地的儿女,就成了邓小平最大的心事,那时他给孩子们写了不少信件。
战争年代时,邓小平几乎很少写信,每次邓小平赶到一个新的战地,卓琳就与孩子们赶到那里去,所以邓榕也不禁感慨:“他一生中除了为孩子以外,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多信。”
珍贵的亲情,是一家人强大的动力。邓小平与妻儿经历过起起落落,有过幸福时光,也走过艰难岁月,但一家人的氛围是极好的,尤其是随着儿女们各自结婚,这个大家庭的人也越来越多,始终是那样和睦和谐,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也很好。
年迈的邓小平不仅是伟大的父亲,也成了和蔼可亲的爷爷,闲暇时光他喜欢和孙辈们在一起,他说:“以后如果评奖的话,评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爷爷,我可以得这个奖。”
图|邓小平与家人
1989年,邓小平辞去身上职务,选择退休。一家人忙碌了一下午,给他准备了温馨的家庭晚宴,邓小平开完会回来,几个孙子孙女给爷爷递上亲手制作的贺卡,卡片上写着:“愿爷爷永远和我们一样年轻。”然后轮流亲爷爷一口,逗得邓小平开怀大笑。
儿女们在墙壁上贴了一排鲜红的字:1922-1989-永远,这是他为国为民一生的纪念,邓小平望着这一排大字,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他退休了,终于可以过上儿女绕膝的晚年生活,这也是几个儿女对他的孝心,虽然他退下来了,但他的孩子们却继承了他的精神,为祖国建设事业做贡献。
图|邓林、邓楠、邓榕在邓小平故居参观
1997年邓小平与世长辞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榜,往后岁岁年年,他的儿女们总是思念父亲的!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香港联华证券_网络股票配资开户_线上炒股门户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